您現在的位置: 佛門網 >> 學佛有問必答 >> 凈土.極樂世界.往生.真信切愿.正行雜行 >> 正文 |
慧凈法師:怎么才算至誠懇切、真信切愿? |
因為你們的支持,讓我們的弘法事業走的更遠 |
編者按:很多人會把“信愿具足”掛在嘴上,但對什么是“信愿具足”大部分是糊里糊涂,如果自問一句“我信愿具足了嗎”,大部分人會搖頭。不能肯定是因為大部分人把“信”放在自己這一邊,而沒有把“信”放在阿彌陀佛這一邊,這里面有重大區別。
【慧凈法師:信愿行是信這個道理——“平生只要念佛,不必擔憂臨終,臨終自有佛來迎接”】 慧凈法師: 這個問題癥結在于所信不正確,因為他不了解《阿彌陀經》的意義。 我們要信︰平生只要念佛,不必擔憂臨終,臨終自有佛來迎接,不是我們臨終念佛而佛來迎接,是平生念佛佛來迎接,因為我們平生念佛,臨終的時候有可能是昏迷的,不能念佛,有可能痛得哭爹喊娘,不能念佛,臨終有可能這樣,但是臨終這樣,對往生一點障礙都沒有,為什么?昏迷是肉體昏迷,神識不會昏迷,到時候阿彌陀佛來,神識還是跟佛面對面,別人看不到,但是臨終的人能看得清楚,所以昏迷不是障礙。還有,他病苦,念不出來有什么關系?這個時候念不出來,就安心地等待佛的迎接,因為他相信「其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在其前」,他所相信的是這樣。這個平時念佛的人,在臨終的時候(還沒有命終),阿彌陀佛是會現前的,現在雖然還沒有現前,是因為還沒有到臨終,阿彌陀佛總是會現前的,他即使痛得念不出佛來,他心中也沒有那個掛礙,因為他曉得︰時間一到,阿彌陀佛就會來的──他是一個平生念佛人嘛。 所謂信愿行,信什么?信這個道理。不是相信說「平生念佛要累積功夫,一直到臨終還能夠念佛,如果臨終不能念佛,昏迷了,痛苦了,那就功虧一簣了,阿彌陀佛就不能來迎接了!共皇切拍且环N,信那一種的話,就是錯誤的信,不合乎經典,也不合乎彌陀的愿力,更不合乎我們的能力。 我們所信的是︰平生只要執持名號,「一心不亂」是什么?「一心不亂」不是像人家所解釋的,功夫成片、夢寐一如、凈念相繼、理一心、事一心、斷見惑、斷思惑,沒有那么復雜,沒有那么艱難,不是那一種解釋,那一種解釋完全錯誤,那一種解釋沒有傳承,那一種解釋都是以禪來解釋、以天臺來解釋、以華嚴來解釋、以密宗來解釋,那一種解釋障礙我們的往生。善導大師都沒有這樣解釋,善導大師解釋得很簡單、很明確,合乎彌陀的愿力,也合乎我們的根機,善導大師怎么解釋呢?善導大師解釋為「 專復!,為什么?「一心」就是不二心,不二心就是專;「不亂」就是不雜亂,不雜也是專。只要我們專念這句名號就可以了,不管你念得清凈不清凈、有沒有念到功夫成片、夢寐一如,都沒有關系,只要你專念這一句名號,不要雜修雜行。 念佛當中有妄想雜念是很自然的,可是我們往往覺得「哎,這樣不行啊,念佛怎么可以有妄想雜念呢?這樣恐怕不能往生吧?」這樣就不專了。所以,信受彌陀救度,專念彌陀名號,就可以了。不管你是什么根機、念到什么程度,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沒有幫助,也沒有減少。你念得再怎么清凈、再怎么禪定功夫上的一心不亂,對阿彌陀佛的救度一點都沒有增加,阿彌陀佛如果需要我們增加,來補助他的力量,那阿彌陀佛還算什么佛?所以,我們信,是信這樣。 既然是一個平生專一念佛、一心不亂的念佛人,那臨終自有佛的迎接,不管昏迷不昏迷、痛苦不痛苦,命終時當下就心不顛到、正念分明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 錯誤的解釋是︰現在要累積功德、功夫,到臨終的時候能夠正念分明、心不顛倒地念佛,佛才會來迎接。這樣就錯誤了,不順經文。 我們是︰平生念佛,自有佛來迎接;佛一旦來迎接的話,哪會心再顛倒呢?不可能。所以,是佛先來了,我們才不顛倒,不是先不顛倒佛才來,不是的。那么,佛之所以先來,是因為我們是一個念佛人。所以有這一些因果順序︰第一,平生我們是念佛人,念佛就是往生的正因;第二,臨終佛自然會來迎接,不管念佛心凈不凈,不管這一些,其實我們都是不凈的;第三,命終就會正念分明、心不顛倒,往生極樂世界。有這三個階段。 那我們只要把握第一個階段──平生念佛我們負責,至于臨終跟命終,那是阿彌陀佛負責,我們只要安于我們這個愚癡的眾生,安愚念佛,就可以了,其它自有佛負責。到了臨終,我們就會看到佛來迎接。 如果我們看一些臨終人看多了,就曉得他們都是有看到佛、看到光、看到蓮花。臨終看到佛、往生的很多了。 所以,要對《阿彌陀經》這三段文正確地了解、正確地相信,這樣的話,心就安了,就有希望了。誦《阿彌陀經》如果對這三段文沒有正確的了解,每誦到這個地方就苦惱、就不安。本身《阿彌陀經》是來安我們的心的,要我們現在就有往生決定的信心跟希望的。如果依天臺解釋、依禪宗解釋、依華嚴解釋,結果都不是凈土法門,結果都很復雜、很高深,讓我們誦《阿彌陀經》就心不安,把《阿彌陀經》殺死了。 所以,唯有了解善導大師的思想,才能使得《阿彌陀經》活躍起來。 第十八愿 彌陀本懷 第十八愿是阿彌陀佛的本懷,第十八愿的念佛眾生跟阿彌陀佛有直接、密切的關系,那種直接、密切的關系是不可分開的。第十九愿的眾生跟阿彌陀佛原本是沒有關系的。因為發菩提心、修諸功德,以其他的法門回向,不是專憑、專念阿彌陀佛,跟阿彌陀佛有什么關系?就沒有關系。說沒有關系也有關系,因為他回向往生凈土,阿彌陀佛大慈大悲,只要能夠救度的眾生,他都盡量救度。這個人發菩提心、修諸功德,愿生極樂,阿彌陀佛當然也要抓住機會來救度他,為了讓他心中安穩,而保證臨終的時候來接引他,往生極樂世界。只是兩相比較,阿彌陀佛的本意是在第十八愿的“專稱彌陀佛名”,因此善導大師說:“望佛本愿,意在眾生,一向專稱彌陀佛名”,不是在第十九愿,這個會另再細細解說。 摘自:《純粹的凈土法門》:同為凈土法門內容不一樣,純粹的百分百往生,不純粹的往生不定不安心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【學佛有問必答】 如果您在學佛過程中遇到種種疑惑或者困惑,推薦您加微信公眾號“學佛有問必答平臺”(微信號:xuefowenda),提供一對一的人工咨詢服務,專家坐診、有問必答!南無阿彌陀佛。 加關注方法:打開微信》添加朋友》公眾號》搜索"xuefowenda"或"學佛有問必答平臺",點擊“關注”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相關欄目:凈土.極樂世界.往生.真信切愿.正行雜行,學佛答疑請進入:學佛有問必答網常見問答集錦(還可以免費人工答疑)——————【歡迎支持我們,按月贊助者,網站留名+功德回向】——————
|
相關文章 | |
|